
在現代制造業中,氣密性是確保產品質量與可靠性的關鍵防線。無論是汽車零部件、電子外殼還是醫療器械,氣密測試通過模擬實際工況下的壓力變化,準確識別微小泄漏的地方。為了能夠讓大家很好地了解它的測試步驟有哪些 ,本文將整理步驟如下:

第一步:充氣加壓(Filling Phase)
測試啟動后,設備通過密封工裝向待測產品內部注入壓縮空氣或氮氣,將壓力快速提升至預設標準值(如30kPa-500kPa)。此階段需精確控制充氣速率,避免過沖導致產品變形。系統自動監測壓力變化曲線,若在設定時間內無法達到目標壓力,則判定存在大漏或管路堵塞,立即觸發報警并終止測試。
第二步:穩壓平衡(Stabilization Phase)
達到目標壓力后,系統關閉進氣閥進入保壓狀態。此時需靜置5-15秒,使氣體分子在腔體內充分擴散,消除因氣流沖擊、溫度波動引起的壓力擾動。這一"呼吸式"平衡過程至關重要,它確保后續測試數據不受瞬態因素干擾,為精準量化微漏奠定基礎。
第三步:泄漏檢測(Testing Phase)
穩定后進入核心檢測環節,傳感器以±0.1Pa的精度持續監測壓力衰減值。測試時長通常為5-30秒,系統通過壓差法或流量法計算泄漏率(如≤1mL/min)。若壓降超過閾值,則判定不合格;反之則通過測試。現代設備還支持數據追溯與SPC分析,為工藝優化提供決策依據。
以上關于氣密測試一般流程是那三個步驟的介紹,先到這里。